除了男人和性 我们还能聊什么

2015-02-04 16:38 来源:pclady 作者:张超

除了男人和性 我们还能聊什么

  夏天还没过完的时候,我去三里屯新开的那里花园喝了个下午茶。那天阳光无比耀眼,我和4个姑娘戴着太阳镜吃完了那一餐。组织吃饭的是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她热爱电影,所有不工作的时间都在看电影、拍短片、剪视频。她也有天分,拍的纪录片拿了奖,后来索性辞掉记者的工作,全身投入胶片事业。

  我们一样的年纪,她已经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这真让我嫉妒。不记得是从哪一个周六起,她开始组织下午茶,把身边的朋友召集到一起聊天。每次她都会提前推荐一部片子或者一本书,让我们有主题可聊。开始的时候男生女生都有,后来慢慢地就只剩几个姑娘准时参加,气氛轻松,参与的人个个有趣,这也就变成了我周末的固定节目。

  那个周六她推荐的片子是冯小刚拍的《唐山大地震》。桌上除了我都是外国人,没人知道这段历史,就算看了片子她们也觉得云里雾里。从蒜蓉面包到甜品到饭后咖啡,我们聊了大跃进、三年饥荒、文革,一路说到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我惊叹她们知道那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也感叹就算知道这些,她们仍不能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怕事、仓皇、不安,以及对命运和天时地利的迷信。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下午茶对我的意义,这是我唯一一次和姑娘们在一起聊天,却完全没有聊到男人和感情。小学五六年级时,就已经有早熟的女生在我的小房间里一边吃我妈妈做的草莓面包,一边跟我说隔壁班帅气的体育委员给她传了纸条。初中的时候在寄宿学校,关了灯之后一屋子8个人叽叽喳喳从道明寺说到高中部很会打架的学长,每晚如此,永远没有结论,永远乐此不疲。到了大学更甚,好像除了男人和衣服我们的世界里就没有别的可聊,姑娘们在操场看台上寂寞地一遍遍发问:你说他到底喜不喜欢我?

除了男人和性 我们还能聊什么

  我爱我的女朋友们,可我也更希望我的世界不是每天围着男人转,他们已经主宰世界了,又进一步主宰了我的朋友圈话题。我真觉得厌倦。不只是我一个,《欲望都市》里有一集,律师米兰达在饭桌上发飙,冲着另外3个姑娘大喊:“男人男人男人,性性性,我们的生活里就没有别的可聊吗?”

  也许是以前太年轻了,世界小得单纯,一颗心也简单得透明,除了爱情和男人再装不进去别的东西。可我也分明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打开一本书我们就能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汤姆·索亚跟哈里在半夜跑去墓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小大卫住在英伦呼啸的海边,笛卡尔在梦里发明了直角坐标系……那会儿不是年龄更小,可我们还能一起花一个下午粘一架飞机模型。是从哪一年起我们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开始接受现实的条条框框,把自己塞进枯燥又不断重复的对话模式里的呢?

  几个月前我投资了一个互联网项目,借机跟对方的运营总监聊了很多,他问我:“为什么女人之间可以一下子好得形影不离,一起逛街吃甜品八卦聊家庭,却不肯分享自己的职场人脉?那你们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待在一起?而且我发现,女人们肯相互帮助的时候,都是在觉得对方没有威胁力的时候。

  我当时很不服气,可回家想了很多,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把脆弱换成嫉妒也一样适用,好像两个女人见面,总要先从头到脚打量下对方,只有自己的美貌和衣服身价都占了上风,才能放下警惕,开始正常的社交程序。而在我们默认的思维方式里,可以交换最心爱的淘宝店铺,可以介绍相熟的发型师,却没有习惯把更有价值的人脉关系介绍给对方,让我们的职业发展里平白断了一层。

  相对于男性同胞们,女性更擅长建立关系和维护关系,却不知道如何利用关系。

  很久之后的一天,我在莱佛士饭店见到了美国女性事务大使。参加圆桌会议的有清华和人大读商科跟金融的毕业生,有投行和酒店业的女精英,有会七国语言的新晋妈妈,还有自己创业的企业家。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大使有半个小时都在问我们关于“剩女”的话题,因为这个词只有中国才会有,她无法不觉得好奇。可我止不住想要问,如果是一圈男人开这个会,他们会花一半时间讨论自己的婚恋状况吗?大使也会问他们诸如“你二十六七了没结婚你父母着不着急”这样的问题吗?

除了男人和性 我们还能聊什么

  作为一个女生,我深知平安健康长大有多么不容易,家庭里的性别歧视,父母对女孩的资源投入和期待,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哪一个都能让我们轻松走向沦为辅助角色的道路,就算是今天仍有怀孕的夫妻选择堕掉已经成形的女婴。可是说真的,如果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从小又一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见过世面也能经济独立,在20岁到30岁的年龄里,还是只肯把人生目标定为嫁个好男人,每天关心的话题全围着购物和星座,那真的就不能埋怨社会了。

  性别平等的话题这一百年来从西方到东方一次次被讨论得火热,可这不该只是社会学家关心的话题,它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关乎每一个女性自己,也深深影响到男性的生活。在社会活动家和女权人士竞相奔走呼吁同工同酬、破除职场天花板的同时,每一个女生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身问问自己,我有没有24小时围着男人转,我有没有像男人一样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没有帮助同伴拓展职场社交网络,有没有给下属应有的机会和指导,又有没有被莫名的嫉妒蒙蔽了理性?

  1949年,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写:“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女人把男人和感情的话题时时挂在嘴边,原因无非两个,一为炫耀,二是不安。无论哪一个本质上都来自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可是说真的,这两样东西都不是一个有钱或者成功的男人能给的,如果人格无法独立,做谁的太太都一样活在惊恐之中。

  我们真是神奇的一代,一方面女性可以做总统做国务卿,学校不再教授针织女红和为妇之道;另一方面年轻的姑娘花天价忍受一次次身心痛苦把自己整容成完美的瓷娃娃,日复一日梦想着嫁入豪门。

  社会不再有好女人的标准,而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好女人的原则和评价一个人的原则是一样的。《笃姬》里有句台词:“女子之道,半途折返,是为耻辱。”就连写言情小说的亦舒也写过:“不骄,不矜,勤工,好学,才是好女子。”这不是约束女生的传统思想,分明就是踏实的做人之道。

  那一餐下午茶我时时记起,它对我简直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几个姑娘在星期六的中午,阳光明媚,美好的食物和天气,围在一起谈论历史和政治,我想不出有什么比这更享受了。社会给我们打了无数标签,默认我们在一起就只能抱怨“好男人不常有”和“工作真无聊”,但我的朋友们不管这些,只是招摇地在一起享受夏日阳光。我好爱身边这些跟我一同放空、扯天扯地的朋友,我们一起说着想要去的地方和要完成的梦想,咖啡可口,蛋糕香甜,连小院里的石榴树都怒放着,庆祝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好日子。

 

   

关键词:   恋爱   谈资

分享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