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优雅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2015-09-29 15:53 来源:pclady 作者:小Y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1. 1890 - 1914 新艺术运动:《午夜巴黎》( 2011 )

  《午夜巴黎》,无论室内外都透露出新艺术运动的波浪曲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午夜巴黎》,这部带有伍迪·艾伦典型特征的电影描述了剧作家吉尔游离于过去与现在的巴黎,与他所憧憬的艺术家和文学家相遇的故事(如毕加索、海明威、达利、斯泰因)。显然,文艺、浪漫、喜剧、梦幻元素,等商业元素足以成为清新文艺青年们的极力追捧的格调之作,而来自新艺术运动中波浪般的曲线与曲面也作为背景元素贯穿整部电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维克多·霍塔( Victor Horta )1894 年的 Tassel Hotel 室内设计

  Art Nouveau,谓之新艺术运动,源于 Samuel Bing 在巴黎开设的新艺术之家商店,后来以德国青年派、奥地利分离派,意大利自由风格而闻名于世,其主要特征就是使用充满活力的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加深对自然这一元素的关注。运动在 1890 年后进入高潮,为欧洲现代主义拉开了序幕。

  在新艺术运动前,设计师和建筑师多数在古罗马和中世纪建筑中寻求灵感。随后,一些建筑师开始试图创造一种关于装饰的新式纹理:他们从自然之中寻找造型的灵感(如植物)作为一种可以用于建筑或家具设计的新样式。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史上的影响虽然十分短暂,但是创造了对建筑发展轨迹的另外一种思路,这点上有可能和工艺美术运动在概念上产生混淆,但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重点在于其是一个对于个体制造业的整体回归不同,它更多则是展示装饰艺术一种新型愿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2. 1909 - 1914 未来主义: 《第五元素》( 1997 )

  密集的摩天楼集群和高效快速的垂直交通体系

  虽然《第五元素》电影中所出现的建筑物貌似带有一种特殊的折衷主义风格,但电影中 200 年后的纽约显然是未来派的幻想所至。电影本身设定了一个关于善恶、科幻、浪漫、搞笑的经典美式风格情节。在故事中作为背景出现的未来纽约市,充斥这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垂直的立体式交通,无数廊道联接在这个巨型城市构架之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第五元素》中的纽约市具有未来主义者们所诉求的大多数元素。正如上文提及的新艺术运动所声称的: 世纪更替(指 19-20 世纪)对于建筑学来说是一个实验性时刻。未来主义者们迷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果:工厂、噪音、效率、暴力与危险。这些概念源于机械时代的到来,随着电力,内燃机等近代工业产品的陆续完善,他们坚信未来必将是高速、工业化与激进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圣伊利亚:新城市的梯度建筑

  3. 1912-1929 装饰艺术运动 :《大都会》( 1927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大都会》 弗里茨·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底层阶级居住于阴暗的地下城

  弗里茨·朗的早期科幻电影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未来,由大公司集权(科技+资本的结合)所产生的阶级两极化的巨型都市,其概念意义深远的影响后世的许多反乌托邦作品,如《黑客帝国》、《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纽约市市政厅 甚至在大萧条时期仍持续完成建造

  影片中统治阶级的精英们居住于中央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劳动者和贫民隐藏于肮脏黑暗的地下世界中,虽然朗在这部电影中的建筑明显具有哥特和未来主义建筑的元素,但是明显其中受到影响最深的是他在 1924 年参观纽约时 Art Deco (装饰艺术运动)影响下摩天楼集群。

  4.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草原学派 《西北偏北》( 1959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西北偏北

  《西北偏北》作为希区柯克经典的惊悚电影无需过多进行介绍,在影片中,当主角加里·格兰特进入反派的住宅时,房屋的模型特意使用了具有赖特早期草原派的风格住宅的典型特征:水平感的调节,隐藏入口,动线迂回,开放空间与本地材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The Robie House ( 1910 )是诠释草原学派的最佳范例

  深受草原学派影响了《西北偏北》制作组至少在外观上精确地模仿了草原学派,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了两种趋势的影响:对于欧洲工业化所带来的几种现代主义倾向(尤其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反感和寻找美式独特建筑风格的愿景。

  工艺美术运动在上文的新艺术运动中也有所提及,是由威廉·莫里斯和约翰·罗斯金兴起于英国的工业化设计倾向。而在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美国,则出现了路易斯·沙利文和F.L.赖特这样从美国自身特殊地理文化环境中所衍生的一种新型独特的原生构架。对于各种哲学概念在自由宽广的美洲大陆上给草原学派带来一种关于“有机”的哲学——与自然形式进行一种无缝式的融合。

  5. 1922 - 1942 法西斯建筑:《撕裂的末日》( 2002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从表面上,法西斯建筑并不是那么易于识别,在《撕裂的末日》中展示了一个如同乔治·奥威尔《 1984 》所描述的世界——情感限制与精英集权。影片的建筑背景通常呈现在一个饱受战火的堡垒式废墟之中。大多数拍摄背景取材于柏林及东德部分地区,这些区域有许多在 20 世纪 30 - 40 年代所遗留的法西斯建筑。这些法西斯建筑大多具有非常巨型的尺度和独具特色小部件,并伴随具有压迫感和对称性的规律风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意大利文明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斯佩尔负责的柏林更新计划

  当墨索里尼在 1922 年第一次执掌大权,法西斯建筑开始在德国和意大利迅速生长。法西斯建筑带有一种融合了现代理性主义(现代材料如钢和玻璃)和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如下面图片中所展示的文明宫,其镜像了罗马斗兽场的同时采用了直线对称和裸露表皮的理性主义元素。在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之中,德国的法西斯建筑更具有一种巨大化的倾向和集权的压迫感,在撕裂的末日中东德地区的建筑很忠实呈现了这些特色。

  6. 20 世纪早期-至今 现代主义 :《玩乐时间》( 1967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玩乐时间》

  雅克·塔帝的《玩乐时间》许是现代主义者们所梦想的完美世界,影片中塔帝构建了一个巨型的集合体,其中包括机场、办公室、商贸展区、公寓、皇家花园和一个“旋转木马”,秩序与效率融合的现代欧洲极简风格和其矛盾不合理性产生了对比,塔帝通过无旁白的手段巧妙展现了这个井然有序也异常荒诞的世界,通过对比达到这种喜剧效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密斯在芝加哥的现代主义作品

  关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涵盖了过去 100 年之中大范围的建筑师和建筑风格。为了更明确一下,在本段文字中的定义则更倾向于泛指极简主义和运用现代材料的那一代建筑师(如密斯、柯布西耶、尼迈耶、卡恩和富勒)。密斯的玻璃和理性已经被大众所视为对于现代主义一词的精准诠释。他的“少即是多“建筑概念根植于对建造技艺的追求,其试图完美展现建筑结构和表皮的细节。

  7. 1949 - 1959 新野性主义:《特警判官》( 2012 )、《奇幻人生》( 2006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特警判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奇幻人生》

  新野性主义的风格通常与廉价成本、保障性住房、城市颓败和实验性这些概念相互关联。在《特警判官》中,背景集中于桃树住房集合( Peach trees housing complex )——巨大的塔型公寓,其本身也许就代表了一座城市,其粗糙和力量感的建造方式使人很容易联想起关于新野性主义的社会保障住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UIC 校区

  而在《奇幻人生》中,大多数场景取材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IC 的校园本身就可以称为新野性主义大范围的聚集之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马赛公寓,柯布西耶

  通常当我们提起新野兽主义着重讨论的是英国地区的战后建设运动,而其萌芽是在柯布西耶所提出的粗糙混凝土( Beton Brut )等特色元素。这种形式很快被战后经济萎靡和殖民资本流逝的英国政府所采纳,它不仅可以减少预算开支,更以一个粗狂的型式诚实再现建筑形体本身。

  8. 当代参数与数字化:《创战记》( 2010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21 世纪艺术博物馆,扎哈·哈迪德

  严格来说,数字化或参数化并不属于一种建筑风格,或者将其称为一种技术手段更为妥当。它作为在建筑师创造过程中的一个绘图和建模手段被广泛使用于当代建筑之中。《创战记》的导演是具有建筑学教育背景,在故事中讨论了设计和完善 Tron 世界高纬宇宙的理论,在影片中的建筑及装置多数带有数字感的优美曲线和光滑圆润的表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哲学

  通过数字化、参数化的技术,明星建筑师如哈迪德、盖里都在尝试使用这种方式创造出更多兼具流动性的有机建筑。某种程度上参数化为创造新形态制造可能,它使建筑们可以更数字化、更精确地完成自己对形式、立面、结构等概念的具象化。

版权声明

本内容由“太平洋时尚网“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擅自篡改、抄袭或转载。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请先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设计   建筑   乐活

分享到:
精品推荐